1.几乎没有车评人测奇瑞的车,这是为什么?

2.特斯拉的刹车门,为什么各大汽车测评媒体都没有发声?

3.魏派汽车为什么被称为花瓶?

4.盖得李铁做什么的? 盖得排行的依据可信吗?

汽车测评博主评测什么指标最好_汽车测评博主评测什么指标最好呢

车评人还是要收费的。车评中的所有好与不好都是收费项目,为什么能听到奇瑞不善于做营销,这也是原因之一!

奇瑞不喜欢为车评人提供经济基础,所以说黑奇瑞的比较多。奇瑞专心造车,为祖国创建品牌,为人民带来实惠。

奇瑞属于国产车,国产品牌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牌大都属于爬坡的阶段。在过去的几年里,国产车基本上是靠仿制合资车创立自己的品牌,无论是变速箱和发动机,甚至是内饰外形等,这就导致产品的质量一致性缺乏一定的保障,导致过去几年国产车的口碑出现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等口号”。

但是近几年国产车的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地方已经不输合资车,但是良好的口碑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只能靠时间的积累,靠消费者的口耳相传才能真正改变。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产车中的头部品牌,如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车企一定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口碑

几乎没有车评人测奇瑞的车,这是为什么?

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收藏几个比较好的汽车博客网站,那是必然的,现在最主流的汽车网站就是汽车之家,易车,太平洋,网易,腾讯,等等一些网站,还有现在最主流的汽车之家APP,以及太平洋汽车APP,这两款APP都是比较好用的查询每一款车型都有相应的介绍

近几年每个品牌都推出了他相应的自己的网站,例如奔驰就推出了奔驰的汽车网站,丰田又推出了丰田的网站,在他们的都能够查询一些你所需要的相关产品的知识

特斯拉的刹车门,为什么各大汽车测评媒体都没有发声?

经常关注车评的人会发现,这些国内所谓的大V车评人,动物园说的是车,很少评价奇瑞车,而一些奢侈品牌和合资车往往会评价。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汽车圈的潜规则。你以为这些车评人都是自发评车的?一般的车评,要么是新车发布,车企邀请一些媒体来评价,一般是在赛车领域,要么是一辆车有发布的需求,邀请几个车评人来评价,所以可以看到一辆车的车评要么是不发布,要么是全网都在评价这辆车。不像手机,车贵,网络上很少有车评人自己买车然后评价。除了38号,厂商提供车辆时,车评人很难保证自己的观点客观独立。

这些国产车都不贵,所以一般都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动力驾驶。车评说缺点,车企不买,我借你的车评价你。不说缺点,消费者不买单,你充值,都是优点,车评人建的人民设施没法维护。奇瑞的车型缺乏话题点。相比造车新势力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奇瑞的车型销量一般,市场知名度不高。做车评的人比较少,但是车评需要流量,这年头就是钱。奇瑞不是一家能把营销玩得很好的车企。看看合资品牌和力克、长城、吉利的新车发布,哪个时间不影响整个车评圈。一方面,奇瑞营销费用少;另一方面,奇瑞在公关和营销能力上确实不如很多朋友。

这种现象其实可以和数字圈的评测机构很少评测的低端手机一样,是评测领域的潜规则。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苹果、三星、华为都是小米的旗舰手机,数字博主急于评价,而这些大v却很少评价千元机?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这些大V要独立客观的设置,所以一定要指出这些手机的缺点。但是千元机受价格限制,有很多缺点。如果真的客观评价的话,大部分页面可能会指出这款手机的缺点。但另一方面,这些数字博主一定和手机厂商关系不错。如果说太多一个手机的缺点,可能会得罪厂家,手机厂家发新机也不一定会发给他评价。所以这些大v一般不评价千元机,因为吃力不讨好。如果你了解了数字圈的这些潜规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车评人很少评价低端国产车,原因也是一样的。

低端国产车有很多缺点。只要是在机械质量方面,车评人要想设置客观公正的人员,就必须指出这些车型的缺点,但这样会得罪厂家。国产车大部分车型都是低端车型,营销预算低,或者是上市多年的老款,不需要大规模传播。相比之下,定位稍微高一点的新车,比如氪001,摩卡,坦克300,星月L,往往推广预算更高,所以传播会更高。就奇瑞品牌而言,奇瑞本身并不是一个擅长营销的品牌。新车上市时,汽车公司通常会邀请大量的车评人参加试驾会,但奇瑞在这方面的投入没有其他汽车公司多。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大V车评人很少评价奇瑞车型。

魏派汽车为什么被称为花瓶?

第一,测评媒体大部分是为了钱而评测,所以,没有钱的买卖没人干(好悲哀)第二,这帮孙子怕得罪人。第三,这帮人怕吃官司,第四,所以这帮人就是乌龟

因为大家都知道特斯拉产品没事,因为大家都懂 汽车 技术,知道结果会反转,不敢说真话,怕被喷

哪个媒体大咖不是神吹特斯拉,这不是硬生生的脸打得响!再说哪个大咖不都有利益往来!这情况哪个还发生,不都缩起来了

我觉得吧因为他们都不傻,这时候谁支持特斯拉谁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说特斯拉刹车有问题呢,大家细品。

背后都有金主,没有真凭实据就存在变数,说不好惹祸上身!那就无声胜有声,沉默是金,静观其变,雾散了再乘风破浪!都精着呢!

你代表谁 你又能代表谁 现在上面风向不明确 下面群魔乱舞 是产品都会有暇疵 只不过是百分比的问题 脑子没问题都能看出来 明显的是有利害关系的人在大做文章 别当被别人当枪使的傻子

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查阅特斯拉原始数据库,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对这辆车的运行软件进行封测,所以,闭嘴为好。

“ 汽车 人老徐”对特斯拉数据做出了详解!

越是粉丝多的 汽车 测评媒体越不敢发声,简直丢脸!整天就会拍一些与车无关的内容,博流量。

截至目前,就只看到了“ 汽车 人老徐”对于特斯拉刹车数据做出了详细解释: 并且表示特斯拉的刹车一定是有问题的!(后面作出具体分析)

老徐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 汽车 媒体人,虽然他的粉丝只有40多万,但是他真的很专业!特别是这次及时站出来发声,让我感受到了 什么才叫专业、负责的 汽车 媒体人。

记得没错的话,老徐之前是 汽车 之家的头牌大佬,他在分析特斯拉刹车问题是结合了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并且以自己专业的角度来做出分析,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而不是像有一些 汽车 测评人一样,仅是口头说说,调侃一下而已,没有拿出真凭实据。

正是因为特斯拉公布了数据,别以为就发生了反转!从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刹车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徐直接就说: 为特斯拉洗白的人是不懂刹车的常识!30分钟内踩下40多次刹车,其中从三个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

第一个数据是制动主缸压力达到45.9bar,这是什么概念?这也就等同于说一个正常的人,费尽全身的力气踩下刹车!

最关键的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踩下刹车,制动主缸压力还不一定能够达到45.9bar,这其中就有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数据是制动主缸压力92.7bar,这就等同于说是特斯拉驾驶员直接双手紧握方向盘,站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踩下刹车,可速度还在75km以上,这时已经到达了踩刹车的极限,特斯拉还在高速行驶,你能说明特斯拉的刹车没问题吗?

第三个数据就是, 汽车 制动的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这个数据表明并不是人为踩下刹车才使主缸压力达到了这么多,而是特斯拉的自动刹车已经介入,如果说刹车没有问题,沦为就可以将车子刹停,主动刹车也就没有必要介入。

根据这三个数据,老徐就认为特斯拉刹车100%是有问题!

为什么针对此次特斯拉刹车发生的 汽车 测评媒体人这么少呢?说到底不还是因为利益关系吗?这个利益关系讲起来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直接简单的来概括也并不是难懂!

基本上在这之前大部分的 汽车 测评人都对特斯拉进行过吹嘘,现在出了问题,不选择发生,一方面是不想自己被打脸,一方面他们要维护金主的利益。毕竟之前是替他们办事,现在反过来拿了钱之后还来说他们产品都不好,他们不敢这么做!

特斯拉牛啊!从那个女公关的态度就可以看的出来,“ 绝不妥协 ”。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很大的,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的车企,这些 汽车 媒体人也是焉了,不想着去得罪,所以就尽量的不发声。

看 汽车 测评当做 就行了,有多少媒体人是被充值过的?大家心里应该是非常的清楚,只说车子性能好,缺点就避而不谈,这就是“尿性”。

到目前来看,有多少百万粉丝、千万粉丝的 汽车 博主站出来,对此事发声呢?简直就是寥寥无几。 你说这些车评人不懂刹车,这可能吗?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特斯拉公布数据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就应该是注意到了问题,可没有发声,就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

特斯拉的陶琳信誓旦旦的说:“每 一款产品的发展都会有这样的过程、我们绝不妥协……

简直就是让人看笑话!产品的发展确实是有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可是作为车企来讲,如果行车安全有问题,难道要让消费者为悲剧买单吗?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无脑,让人很难理解。

看你也坚持不了多久,随着多部门关注此做出批判,你们不还是乖乖的要交出行车数据?

比例虽说是非常小,但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车企来说,就应该消除这种微小情况的发生,这才是真正有实力,有担当,车企的所作所为。

随着“ 特斯拉女车主展厅维权 ”,现在一连串的特斯拉刹车问题都被曝光了出来,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说之前这些普通人维权就遇到了困难,只不过想着没有那么大闹而已,所以就吃了“哑巴亏”。如今看到特斯拉刹车问题被曝光,这些车主也是勇敢的,站了出来一起维权,讨个说法!

如果特斯拉这次没有遇到这么硬核的维权女车主,估计刹车问题还是无人得知,还会有不少车主入坑吧!就陶琳之前接受访的态度来看,“ 尽管特斯拉的产品有问题,但是还是不缺市场,还是有人继续买,所以他们就绝不妥协 ”,也不知道这种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估计在他们看来,特斯拉是肯定能够被中国市场所接受,这下倒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车子问题就真的得用刨根问底的方式去追究责任,因为行车是涉及到安全问题,高速行驶的车辆,如果刹车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不仅仅是对车主生命安全的不负责,对于公共安全而言,也是极大的危害。

前不久就看到过特斯拉在市区驾驶时直接就冲上天桥,现场一片狼藉,幸亏当时人不多,如果人多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

谁敢去买一辆刹车有问题的车子,既然想要销量好,就得质量过关。特斯拉公布的行车数据就反映出了问题的所在。 之前他们一直不愿意公布数据问题,或许也就是如此,因为专业的人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其中的猫腻。这次公布数据也是不得已才公布的,因为是受到了权威部门的监管,不然这个数据可能就会石沉大海。

所以说,别以为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就说明没有问题,这一点需要注意!另外就是这些千百万粉丝级的 汽车 媒体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弄来这么多粉丝,无语!

有主动安全自动刹车评测的,测试的model 3,结果不理想,原因不是刹车失灵,而是一些场景不能识别,或者识别的晚,导致的不能自动刹停,我觉得比较客观。到目前为止看到过主动安全测试的,表现最好的是宝马x5和沃尔沃xc60,没有一辆电车

特斯拉彻底暴火!省去了至少10亿广告费让50%的中国人知道了天下有这种好车,不但是用电的轿车而且是无人驾驶 汽车 这正是购车人的梦想,而且价格在德系车与日系车之间30万40万元,这价格不正是我们年轻人的梦想吗,通过该次事故特斯拉的销售量会直线暴涨!!发财啦美国人。特斯拉的成功会使20万至50万区间的进口车企彻底破产!不信走着瞧。特斯拉车没错,错在驾驶员开惯了燃油车,再驾驶无人车会不由自主地去踩刹车!这对无人 汽车 的不信任,更对新力事物的无知。请看近日国家质检对该事故的定性?

盖得李铁做什么的? 盖得排行的依据可信吗?

魏派WEY汽车是长城的中端品牌,WEY系列搭载的2.0T发动机为长城10年的量产机型,质量稳定、性能一般、节油能力一般。型号为4C20A的2.0T发动机为缸内直喷、全铝合金材质,技术包括DVVT、可变进气、侧置双平衡轴、静音正时链条等主流技术,管理系统第一代是德尔福提供,后期的升级机型为长城自主研发。

其实在街上魏派汽车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知道这个品牌的人少,也没有什么在知名度。后来我看了一些汽车测评博主在天花乱坠的评价这个品牌时,小编希望大家要擦亮眼睛,选择性的去看。

说实话,魏派汽车在外观颜值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比较高档,也很大气,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对这个造型一见倾心,内饰的设计也不错,中控区域细节点缀也很好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款车不提升自己的性能、动力。却在外观和内饰上下大手笔,不如把这个精力放在性能上,这样才能能赢的大家的信赖。

有很多车主说买到魏派汽车就后悔了,原因在于价格贵,在价格这方面确实定价高了一些,毕竟是一个新上市几年的小牌子,虽说是高端车,不过价位定的太高,反而没有消费者了。据说买到这个汽车的车主都在吐槽汽车质量问题,真的很一般,而且很耗油,在市场上的口碑也一直下滑,小编希望魏派汽车可以拿出真正的实力再制造汽车,而不是一味的注重颜值,毕竟“花瓶”易碎啊,唯有内在方得长久。

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遇到在多个商品中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价值的商品,盖得排行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在购物环境日趋完善、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情况下,盖得排行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笔者将结合当前实际市场环境及用户使用情况,从多角度对盖得排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品概况

市场分析

用户分析

功能分析

运营分析

总结

一、产品概况 1.1 产品介绍

盖得排行是以PGC排行的形式,为有购物、消费需求的用户提供客观中立的商品、商家排行的产品,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普通商品、药品、热门城市的主要餐饮店铺和城市服务提供者。其排名依据主要来源于各大排行榜,由编辑进行整理,杜绝竞价排名。

1.2 产品功能框架图

产品架构

1.3 典型使用路径

a. 用户在网站购物,想要查找某个品类下有什么产品值得购买。

b. 用户想要查找一家餐馆/其他城市服务。

c. 用户已有想买的东西,想拿购物补贴或寻找优惠券。

d. 用户没有明确购物目标,随便看看。

二、市场分析 2.1 市场边界

盖得排行是一款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商品排名及城市服务排名服务,同时提供更加优惠的购买渠道的购物APP。

目标人群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产品差异及产品参数较为注重的理性消费者。随着其商品排名和城市服务排名覆盖的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完善,产品的目标用户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市场边界是不断扩大的。

2.2 市场空间估计

盖得排行主要覆盖的人群主要是在线上购物、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产品差异及产品参数较为注重的理性消费者,用户群体主要在25~40岁之间。

根据CNNIC发布的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6.10亿,占网民规模的73.6%,20~39岁网民占网民总规模的大约50.3%,高中及以上学历网民占大约43.1%,月收入3000元以上人群占大约45.1%。

预计到2020年,网购能覆盖网民人数的80%左右,网民规模能到9亿人左右。10~19岁网民占17.5%,40~49岁占15.6%,高中学历及以上基本指18岁以上用户。这类人又占月收入3000元以上群体的绝大部分,目标人群还涵盖了少部分19岁及以下学生人群及高龄人群。

根据往年数据:月收入3000-5000人群人数无大变化,月收入5000以上人群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增加40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群一方面来自之前较低一级收入人群升职加薪,另一部分来自于原无收入的学生人群,基本都是网购的覆盖人群。据此推算,市场天花板约在3~3.5亿之间。

艾媒咨询的估计

2.3 数据

2.3.1 APP自身数据

盖得排行近一年安卓端下载量约为100万次,iOS端下载量约为42万次,艾瑞月独立设备数今年4月由之前的平均40~55万台大幅下降至24万台,估计实际月活用户在15-25万左右,用户量较少。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根据易观数据:盖得排行月人均启动次数11.6次,月人均使用时长0.6小时,人均单日启动次数2.1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6.0分钟。

2.3.2 竞品数据

1)商品排名类

市面上与盖得排行相似的APP非常少,目前只找到了百强排行这一个APP,二者具有业务上的高度相似性,百强排行主要也是提供商品排名服务,同时也有购物返利的功能。不过网上数据太少,只能得知安卓端有一定下载量,但功能不是很完善,且总体活跃用户太少,以至于没有被主要数据平台录入。

2)电商导购平台

这里在内容导购方面选取PGC+UGC模式的什么值得买、UGC模式的内容社区小红书,在价格导购方面选取OGC模式的返利、一淘作对比。(易观受试用账号限制,能查看的数据较老)

小红书与什么值得买对比(数据来源 – 易观千帆)

小红书和什么值得买的用户规模差距很大,但是用户黏度相反。什么值得买月人均启动次数66.72次,小红书23.31次,什么值得买月人均使用时长5.01小时,小红书2.06小时。什么值得买人均单日启动次数5.13次,小红书3.52次,什么值得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23.04分钟,小红书18.62分钟。

一淘与返利对比(数据来源 – 易观千帆)

返利和一淘的用户规模相近,用户黏度上有差距。一淘月人均启动次数在18.55次,返利11.67次,一淘月人均使用时长1.12小时,返利0.44小时。一淘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返利相近,都在2.7次左右,一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9.78分钟,返利6.29分钟。

可以看到:价格导购类APP的用户黏度均远低于UGC型的内容导购APP。管理良好的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留存相当部分用户,用户参与社区讨论与内容完善,在这过程中也增加了用户的购买欲,用户在APP中完成购买行为,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小红书主要面对女性用户,且主要面向美妆服饰类,用户群体和内容相对于什么值得买更单一一些但也更有针对性。什么值得买面向的用户群体更广,且因为主要提供优惠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信息及时性强,用户会更频繁使用APP。

但是,什么值得买信息过多也导致了问题,信息太多显得很杂乱,同时缺乏深度文章,会劝退许多用户,留下来的用户使用时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花在在大量信息中筛选。

两个价格导购的APP总体差距主要在于一淘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单纯返利和优惠券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内容方面的信息,不过两个产品的用户黏性仍远低于UGC型的内容导购APP。

3)城市服务

这里选取大众点评和口碑,两个都是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排名、团购信息的APP。

两款APP用户规模有一定差距,用户黏度大众点评高于口碑。大众点评月人均启动次数15.08次,口碑10.13次,大众点评月人均使用时长1.06小时,口碑0.43小时。口碑人均日启动次数2.55次,略高于大众点评的2.36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大众点评9.89分钟,高于口碑6.57次。

大众点评和口碑几乎是相同的市场定位和功能,都是UGC+推广的模式,大众点评在用户黏度上更胜一筹的原因,主要在于口碑进入市场时间晚,大众点评在市场已深耕多年,商户比口碑更加丰富,各方面比口碑更加完善,选择更多。

用户规模上差距的原因,一也是进入市场时间的差异,二是许多用户在支付宝中使用口碑,而没有下载口碑客户端,对口碑APP的使用量有所影响,三是大众点评与微信有业务合作,在支付功能下有二级入口,同时还有微信小程序,更容易获得微信这边的流量,口碑作为阿里的旗下产品,在微信上的内容传播还会受到一定限制,也没有微信小程序。

2.3.3 与竞品的对析

盖得排行是PGC的模式,由拥有专门知识的编辑来挑选、排名商品或服务,或整合网上的权威排行榜,从而产出不同的排行榜,优点是能控制产出质量,缺点就是用户参与度低。

与UGC模式的竞品相比,用户黏度和活跃度更低,用户黏性数据更接近OGC模式的两块价格导购类APP。PGC模式的商品排行市面上还很少,这方面还无法与其他产品对比,这也是盖得排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4 总结

盖得排行的核心功能,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就是PGC模式的商品排行榜。

这个排行榜的特点在于:一是标榜自己不收费,即做到客观公正,二是覆盖商品齐全。除了其他APP中常见的美妆个护、数码3C之外,还覆盖了大量的日常用品、电器等,城市服务也有了PGC模式的排名。

不过,目前盖得排行的客观公正做得还不够,还不够靠谱。客观公正,一方面是指不收钱,不做“竞价排名”,另一方面,则是指排名的准确性,这方面盖得排行做得不是很尽如人意。网上搜索盖得排行的评价,有大量用户反映排行不够准确和客观,排名标准也不透明,特别是一些专业用户的评价,使得盖得排行的排名不够让人信服。

对于排行榜来说,客观公正是生命,对于盖得排行来说,网上专业用户特别是有影响力的专业用户的批评会严重阻碍产品的推广。

对此,一方面,可以将商品拆分为不同的维度,对每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打分,使得评价标准透明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寻找有影响力、客观独立的评测机构、媒体,协助进行排名工作,更节省人力成本也更有说服力。

用户其实不会特别在意你的排行是否来自国内外专业机构,这些机构的排名本身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用户觉得排行是否靠谱。

一方面是根据自身对自己熟悉领域的了解程度,对排行是否靠谱有一个评价,另一方面,是根据其他媒体、专业人士、其他用户对排行榜的准确性的评价。因此,对排行的标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透明化,是盖得排行必须要做的。而对于目前留存的用户,提高产品对他们的黏性也是一个重要工作。

三、用户分析 3.1 年龄分析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的数据:盖得排行的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25-40岁之间,尤以31-35岁为甚。

这部分人群普遍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已经形成了网购的习惯。24岁以下用户占比10.03%,占比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这部分群体大部分为学生,尚未毕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消费能力有限,二是资金主要来自于父母,消费更注重于个人爱好或个性,性价比不是最主要的关注因素。

25-30岁用户占22.33%,在五个年龄段中排第二。这部分的用户大多数是刚进入职场不久,有一些钱但消费能力不是很强,注重性价比,同时网购已经是他们重要的购物方式。相较于24岁以下用户,这部分用户的购物观念更加成熟和理性。

31-35岁用户占45.15%,是盖得排行的绝对主力。这部分用户大部分事业上已经稳定并小有作为,收入水平一般在中等或者中上,基本能实现经济独立,除了日常开销外有一定的其他消费预算。大部分人已经成家立业,因家庭、子女等原因经济压力也较大,需要购买的物品种类较之前也较多,需要通过明确的购物指南来购买高质量或高性价比的产品。

36-40岁用户占18.12%,在五个年龄段中排第三。这部分用户基本已形成稳定的消费习惯,有比较固定的偏好品牌和购买渠道,消费能力较强。使用盖得排行主要是寻找少部分的不熟悉领域的高性价比或者高质量产品。

41岁及以上用户占4.37%,占比最少。占比少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很多不擅长网上购物,或者习惯直接前往电商平台购物,不擅长使用第三方工具,很少有比价或者主动查找第三方商品对比的想法。

3.2 性别分析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数据:盖得排行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性别比例总体较为均衡。

性别上总体较为平均的原因,主要是盖得排行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商品类别和城市服务,不局限于某一两种品类,相对于小红书、蘑菇街这类APP覆盖的范围更广,因此性别也就更加平均,能为几乎所有的用户提供消费指导。至于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盖得排行的功能变化有关。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艾瑞2019年2月的数据显示:当时盖得排行男性用户还略多于女性用户。在这几个月中,盖得排行加强了补贴和搜索优惠券的功能。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上图是返利APP在2019年5月的用户性别数据,可以看到女性用户明显多于男性用户。盖得排行通过加大对用户的补贴,以及购物相关功能的完善,吸引了更多女性用户使用。

3.3 用户分布分析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数据:盖得排行的用户主要还是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其次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的省份。

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更强。盖得排行的城市服务指南也是先对主要的大城市进行完善,这也会更加吸引这些大城市的用户,特别是广东作为盖得排行的所在地,也是最先完善的地方。

3.4 用户使用场景

用户A:

22岁的大学生,男,即将毕业,想要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网上查阅了知乎、哔哩哔哩的评测,因为看不懂,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有朋友给他建议下载盖得排行看看,让他在排行榜前面挑一款喜欢的买就行。他下载后,找到了笔记本电脑的细分榜单,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在排行榜的前几个型号中挑选了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在京东上下单购买。

用户B:

27岁的白领,女,最近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买家电的时候犯了难,像抽油烟机、洗衣机、冰箱这类产品。网上也没有什么评测,基本全靠周围朋友和家人的使用感受来有个大概方向,家电卖场的人员也不能说清楚哪款产品比另一款产品具体好多少。

偶然从朋友处得知盖得排行对这些“评测盲区”的产品覆盖很好,便去下载使用。在各个产品的分类下,她通过知识百科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见误区,借助超级筛选器选出了几款合适的产品,在线下家电卖场体验后,终于选到了中意的电器,在线下完成了购买和安装。

用户C:

30岁的职场妈妈,有一定经济实力,前一年刚生完小孩。要给小孩买的东西多,特别是什么纸尿布、奶粉、牛奶,想要买一些好一点的但又怕被虚宣传坑,网上软文太多,主要是靠周围同事朋友推荐。在知乎看相关文章时了解到了盖得排行,下载下来使用,看到之前买的使用情况比较好的东西也在推荐榜上,对软件产生了信任,看了一些推荐的其他产品,发现在软件内就可以直接连接到商家店铺,很方便,不用再去费时费力各个平台找了,于是以后经常通过盖得排行找东西、买东西。

用户D:

34岁的资深旅行者,去过许多国家,最近在国内旅游。想去找一些本地特色餐厅,但网上攻略软文太多,很多又是外地人去而本地人不常去的地方,大众点评上排名靠前的很多又不是当地特色,评分也都差不多,看不出多少区别来。

在网上了解到盖得排行有很多特色排名,便去下载试用。上面有不同城市不同类型餐厅的排名,而且是根据多个机构的排行榜整理而来,软文的可能性比较小,便根据上面的推荐找了一些店去品尝,评价不错。打算买一些特产,盖得上也有当地特产和特色小吃推荐,非常贴心,就按照上面的推荐,在线下买了一些带回去。

用户E:

36岁的办公室职员,女,工作较为轻松,闲暇时经常在网上买东西,精打细算的她也会通过返利网站或者APP,也会到处去找优惠券来省钱。

最近她听说盖得排行返利比较多,便下载了一个来试试。除了一般返利网站给的点数,盖得最近还额外有补贴,这让她很高兴。而且,盖得也有搜索优惠券的功能,让购物更简单了,她现在主要就用盖得来获得返利和寻找优惠券,有时候也会翻一翻感兴趣的排行榜。

用户F:

32岁的设计师,男,喜欢有设计感的小众产品,是锤子手机和Smartisan OS的忠实粉丝,也在微博关注了罗永浩。

老罗时不时的宣传一个叫盖得排行的APP让他产生了兴趣,他下载并使用后便被这款APP吸引,界面简洁明了,没有什么广告和烦人的推送,也没有乌烟瘴气的社区,排行的内容很全也很实用。他现在买东西前经常会参考盖得排行上的内容,再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产品。

四、功能分析 4.1 问题分析

盖得排行作为一款消费类工具,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决策参考,为消费者提供公正、客观、可信赖的消费排名。用户在进行商品购买或者服务消费前,查看相应商品或服务在盖得排行上的排名。

排行标准不透明,可信程度欠缺;

展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接地气;

缺少用户评价内容;

与购物相关功能结合不紧密。

排名的可信度是盖得排行生存的根本。盖得排行的排名没有显示排名数据的具体来源,没有公布排名的具体标准,都是编辑在一手操作。加上部分商品排名与用户感受有出入,会使得用户对排名产生不信任感,损及盖得排行的核心竞争力。

盖得排行展示的内容基本都是文字,极少,没有,且文字往往非常长,部分文字还与厂商的宣传词很相近,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部分用户也没有耐心看完,或者看完抓不到重点。用户希望能有更多的,更精练且更接地气的文字,来指导购买。

目前,盖得排行没有用户评价的功能,评价来源于负责的编辑以及从电商平台抓取的评价。但是,电商平台抓取的评价数量不多,且上面的评价大部分缺乏价值,编辑的评价有时可能又有失偏颇,用户希望能够看到更加真实、多维度的评价,特别是能揭示一些潜在缺陷的评价。

“特价”模块是盖得排行主要盈利点所在,购物功能的完善、与排名功能结合的程度直接影响盖得排行的盈利能力。现时盖得排行所展示的特价信息、推荐信息,往往与用户的需求不同,用户没有购买欲望。部分地方跳转功能缺失,用户无法直接从应用内直接跳到商品页面,以至于无法在应用内完成购物流程,为应用带来收益。

针对盖得排行的问题改进,将主要围绕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三方面展开。

4.2 修改内容

4.2.1 商品展示方面

为透明化排行标准,提高排名说服力,加入多维度评分功能,展示盖得针对产品不同维度的评分以及盖得用户的平均评分。

加入盖得用户评论、评分功能。用户可以发表短评论,也可以发表详评(评测),与同为新推出的社区功能联动。用户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用户评论的集中的产品特点将在总评分下显示。

接入第三方评测,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

加入产品图浏览、产品参数查看与对比功能。

4.2.2 社区功能

初期为评测社区,不设一级入口,有一定用户量后升级为产品社区。

所谓评测社区,是围绕产品点评功能开展的,以用户点评、测评为核心的社区。产品点评即是在每个产品页的点评模块,点评又细分为短评和详评(测评)。

初期只在产品页面和个人页面设置入口,后期用户量增加,点评覆盖面大幅完善后,设置一级入口,用户可以闲逛参考不同产品、不同品类产品。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关注的分类,或者根据浏览记录预测用户感兴趣的分类,有新的热门产品推出相关评测时可直接推送评测消息。

社区相关的运营:

用户来源:?盖得排行目前的用户较少,且加入的UGC内容需要KOL用户与专业用户入驻并生产内容,因此涉及获取用户。

在初期,通过第三方评测模块,可以获取到一些来自第三方评测机构及他们的观众、读者的流量。可以邀请评测机构的人员入驻,对他们评测过的产品提供优质的点评,提供评测文章之外更细节或在评测中不便说的东西。

对于评测机构带来的初期较为熟悉该领域的用户,要通过一定激励方式鼓励他们多进行点评。相关编辑在初期也要积极参加到与用户的互动中来,例如多在用户的点评中和用户互动,在产品问答模块中回答用户的提问。通过专门的贴吧、论坛、QQ群、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宣传。

用户激励:?对于评测机构人员、知名行业媒体人等,可以对账号进行认证,在点评等场景下靠前显示。

编辑要对点评内容及时巡查,对于用户的优质点评、评测,一是可以增加用户更多的“经验值”,更快提高等级,点评等可以更靠前显示,生产的优质测评可以对关注了相关领域的用户直接推送;二是对于之前没有点评过的内容,或者初期累积用户时的专业用户,可以向其提供额外的盖得补贴作为奖励,供其在盖得排行APP的特价功能中使用,促使用户去发现和使用盖得排行中的其他功能,促进流量变现;三是在有一定用户数量后,实行创作者激励,根据评测的阅读量、互动情况、好评量,可以对作者进行一定量的购物补贴奖励。

用户社区管理:?主要是要防止过多水军和垃圾信息,提高用户粘性。

首先,注册时要求必须绑定手机号才能发表内容。其次,对于防止垃圾信息,初期用户量相对较少时可用词库+人工的方式进行筛选过滤,同时限制信息发送最小间隔时间,限制最少字数。

4.2.3 排行榜显示优化

用户调研时,用户较多反馈品牌榜不太符合使用需求,需要优化其排名维度和内容。同时超级筛选器入口被较多用户所忽略,调整了其入口。

4.2.4 美食及其他优化

另外,美食板块新增网红餐厅分类,对本地新兴的餐厅进行考察评价,及时更新,以更符合本地人日常使用需求。其他涉及对首页和“我的”页面的优化和连带变动。

五、运营分析 5.1 当前运营情况分析

盖得排行自2016年9月上线公测以来,到目前已经接近三个年头了,目前积累了一批忠诚度高的核心用户,但是用户总数不多,且有下滑趋势。

线上宣传主要依靠两位投资人的微博渠道,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制于本身排名的透明度以及投资人的身份问题,能长期留存的用户有限。应用内的活动主要围绕电商平台的活动展开,关于活跃用户群体、提高用户活跃度的活动有限。

用户激励有一套金币系统,但是金币作用不大,只能用于两个商品的抽奖,对用户吸引力不大。目前的金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日常使用赚取金币,包括使用APP、阅读排行榜、阅读文章、分享内容等操作。用户可以以少量金币参与抽奖,目前奖品有两个,一个是电蚊香液,一个是电子烟,单价都不算高,种类少。

对用户的激励作用不强,用户没有最终确定的激励,奖励太少且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不实用。

实现条件太简单,阅读榜单、阅读文章就可以增加金币,包括点进去马上退出都行,对提高实际使用率和效果并无帮助。

设置的任务脱离实际。因为目前盖得排行的内容基本都是榜单,不会经常更新,热文栏目也是已经基本废弃,用户往往只会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来使用,很少来日常闲逛。这些任务看起来是单纯为了提高日活数据而设的,而非真正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和留存度。

5.2 设计运营活动:万物皆可“盖得”

活动主题:

鼓励用户将认为的身边好的商品、店铺拍下来,写下自己的推荐理由,上传到盖得。?活动目的:?提高用户活跃程度,挖掘KOL,为之后社区及其他UGC相关内容上线做准备。?活动时间:?即日起到UGC内容上线初期。

活动准备:

活动期间首次打开APP弹出活动宣传页面。

首页Banner持续展示,并设立活动专区,用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上传的内容并进行互动(如同设计的社区功能一样)。

手机通知推送,微博每天宣传。

活动规则:

用户的评价不少于20字,至少要有1张图,发布时需要关联到具体分类和产品。医药类不参加活动。

每个二级分类下点赞数靠前的五位用户将获得盖得额外购物补贴奖励20元,用于在盖得排行上购物使用。每个大类下发布最受欢迎的前十的详细评测的用户也将会收到额外购物补贴奖励50元,每个具体分类限最多2人获奖。这些用户可以加入盖得排行各品类核心用户群,能最及时与盖得排行编辑沟通,提供反馈意见,有活动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大类21+13个,二级分类91+10+92个)

对于提供原排行上没有的商品、店铺的用户,编辑若核实,符合上榜条件的,视其质量和受社区欢迎程度给予2至20元的额外购物补贴奖励。

本次活动产生的内容,若之后上线UGC相关功能,将直接导入其中。

六、总结

对于目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的在线购物市场,盖得排行还几乎没有对等的竞争对手,在线导购市场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盖得排行来说是极好的机会。盖得还需要继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商品排名方面更加透明公正,在使用上优化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粘性,在在线导购市场杀出一片天地。

本文由@sys.sys 原创发布于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